我们专栏已经完成了架构设计和开发这两个模块的学习。这两个模块都是和技术有很大关系,也是很多人关心的内容。

希望你通过对架构设计内容的学习,能控制好软件项目中技术复杂的问题。遇到技术选型,能心中有数,通过一个科学的过程去完成选型;对于项目中的技术债务,能及早识别,及早应对。

通过对开发模块的学习,可以帮助你在项目中搭建持续集成环境,推行自动化测试,改进基于源代码管理工具的开发流程。借助工具和流程,让你项目的开发质量更上一个台阶。

本篇继续分享同学们的精彩留言,这些问答和同学们的分享都是对专栏内容的最好补充,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软件工程知识。

一问一答

No.1
一路向北: 每次看这些架构的思想方法的时候,总是和实际的应用没能很好的结合起来,原因是不是架构设计的实践不够?或者是对各种实现的分析和思考太少?

宝玉: 我觉得不仅要有架构实践,还要有不同场景的实践。

举个例子来说,你平时做企业应用架构,没什么流量,没多少数据,复杂的地方都在业务逻辑,这时候你去看那些讲大数据、讲高并发的文章,很难带入到场景去。

还有就是一些架构,不自己搭一遍是很难了解其中的优缺点的,这也是另一个原因。

可以考虑有机会自己尝试,把看到的一些好的架构用一个原型程序搭一遍,造一点数据出来,用工具压测一下,这样会更有感觉。

和实际应用想结合的问题,一方面说明你现有的架构可能并没有什么大问题,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要改造;另一方面可能还是因为缺少实践经验,心里没底,不知道真用上了有没有用。

No.2
小伟: 比较规范的文档有哪些,他们功能分别是什么?

宝玉: 对于瀑布模型,每个阶段结束后,都有相应的验收文档,而敏捷开发则没有那么多硬性的要求,而是根据项目需要,写必要的文档。

有些团队对于测试阶段,会有测试用例文档、测试验收报告,发布前还会有部署文档、维护手册,但现在这类文档基本上被测试工具、部署脚本替代了,也没有什么存在必要。

我觉得项目中必要的文档,主要包括这几类:

  1. 设计类文档
    这类文档主要用来说明、讨论需求设计、架构设计,可以用来了解、讨论和评审,以及记录后续结果。
  2. 说明类文档
    这类文档用来对规范、API、配置、操作等做说明,便于规范和统一。
  3. 报告类文档
    对事情结果的报告和说明,比如说验收报告、故障报告、调研等。

而这些文档的价值,在于帮助成员了解设计、参与讨论,记录项目成果,减少沟通成本。重要的不是文档多丰富,而是这些文档有没有价值,你能不能及时通过这些文档得到想要的答案。

所以你也可以对照一下你的项目中,现在的文档有哪些地方是可以简化的,哪些地方是要增强的。

比如说,概要设计/接口设计/详细设计是不是可以适当合并,减轻文档工作?PRD是不是够详细?会不会引起歧义不容易理解,要不要增加原型设计文档辅助?

No.3
邢爱明: 项目团队的开发人员,基本都是从外包公司临时找的,水平参差不齐,稳定性差,因此技术选型更多考虑技术的普及度的和是否容易学习掌握,从这方面看基本不太可能选择比较小众、但在特定领域很高效的技术。

加上是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,数据量和用户数量可控,因此存在技术瓶颈的可能性很小,综合下来看,最好的选择就是最成熟和通用的技术,比如说选择java技术栈,web开发的ssm框架等,但这样长远看团队和个人的技术能力很难提升,请问老师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?

宝玉: 我觉得团队的技术提升和项目的技术选型要分开,不要总想着两个都兼顾,优先保证好项目稳定、低成本运行。

技术提升这种事,需要让一部分人先成长起来,然后带动其他人。我自己工作之外会做一些业余项目,然后在这些项目中体验新的技术,体会其中优缺点,然后再逐步应用到工作的项目中,传授给同事们。

我也鼓励其他同事这么做,去做一点自己的项目。但工作中的项目,我是很保守的。

No.4
alva_xu: 对于开源技术方面,老师有没有什么经验来指导选型?

宝玉: 开源技术选型,我的经验一般是这样的。

  1. 先找朋友推荐,少走一点弯路。
  2. 没有推荐的话,就去网上搜索,找几个满足需求的备选。
  3. 对比以下几个指标:
  • 代码质量、有无测试;
  • 文档健全度;
  • 看Issue处理情况、最后更新时间(无人维护的项目后续恐怕有问题都没法解决);
  • 看Star数量,通过Google和StackOverflow看使用情况。

4.自己按照说明试试看。

No.5
alva_xu: 有没有什么大的原则可以指导技术选型?比如技术成熟度等?

宝玉: 我认为在满足设计目标的前提下,大的原则还是在于项目约束,尤其是成本和时间,然后就是看技术可行性和风险是不是可控,其他看团队风格,有的偏保守有的追新。

比如说我自己的原则:

  1. 成熟的好过新酷的;
  2. 流行的好过小众的;
  3. 团队熟悉的好过陌生的;
  4. 简单的好过复杂的;
  5. 开源的好过商业的(有时候也视情况而定)。

No.6
Charles: 有着正常职位或头衔的架构师,对一个全新的项目理解产品需求后进行架构设计,一般会产出哪些“东西”,来满足后续的架构讲解和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沟通?

宝玉: 互联网产品特点是用户多,企业产品特点是业务复杂,所以架构的侧重点不一样。

架构师在架构设计后,产出首先是架构设计文档,让大家理解架构。然后还要写架构开发的文档,比如如何基于这个架构开发功能模块,有哪些公共API可以调用,怎么样是最佳实践,要遵守哪些规范等。

再要帮助搭脚手架和基础模块或示例项目,也就是要搭建一个最基础的可运行项目,通过这个项目,大家可以直观地理解你的架构是怎么落地的,通过基础模块或者示例项目,可以知道如何基于框架开发,后面就也可以照葫芦画瓢照着实现。

还有就是在开发过程中,要答疑、解决架构中存在的问题,对架构做优化,还要做代码审查,对于不符合架构规范的地方要指出和修正。

No.7
Dora: 互联网架构,要考虑互联网很快的迭代速度,所以对于扩展等特别注意。企业架构,内部IT系统相对稳定,对比互联网架构,更简单?

宝玉: 挺好的分析。帮你补充几点:互联网架构不仅迭代会快一些,用户规模通常更大,但业务也会单一些;企业应用通常业务比较复杂,尤其是和行业会有一些结合,但是用户规模要小很多。这些特点,都会影响架构设计的选择。

No.8
WL: 老师能不能具体讲讲重构有哪些原则和要注意的地方,感觉一直得不到要领。

宝玉: 重构的要领我觉得两点。

第一:你要先写一部分自动化测试代码,保证重构后这些测试代码能帮助你检测出来问题;

第二:在重构模块的时候,老的代码先保留,写新的代码,然后指向新代码,或者用特定开关控制新旧代码的指向(这样上线后可以自己先测试,有问题也可以及时关闭),然后让自动化测试通过,再部署测试,新代码没问题了,删除旧代码。

No.9
bearlu: 有没有事情管理的工具?因为如果不记录下来,一会儿就忘记了。

宝玉: 留言区McCree同学推荐了滴答清单。我个人的话,一般就用系统自带的记事本记一下,或者贴一个便签纸在显示器。如果时间跨度长,我就记到Calendars上,加上提醒。工作中的任务,我则会创建成Ticket。

No.10
W.T: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:提倡基于主分支开发,效率更高;而不是您提到的每人基于自己的分支开发完再合并回主分支。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

宝玉: 我认为对于软件工程来说,很多问题,并不是只有唯一解,即使是最佳实践,也得看适用的场景和团队。

无论是基于主干还是分支开发,有两点需要注意的:

  1. 就是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分支,可以随时发布的那种,至于是叫master还是叫release并不重要。
  2. 合并之前要有代码审查和自动化测试(配合CI)。

上面两点才是核心。

No.11
hua168: 如果一个项目有5个开发做,持续集成怎么保证不乱?比如开发A刚刚修复的bug1,开发B把自己修复的bug2上传,之前的代码bug1没修复,怎么办?如果采用分支怎么合并?如果是直接更新master分支,那A不是白做了?

宝玉: 要注意是“合并”而不是“覆盖”。比如说bug1涉及file1和file3的修改,那么开发A合并的时候只合并file1和file3。

等到开发B修复了bug2,修改了file1和file2,file2直接合并,file1需要手动去修复合并冲突才能合并。

每个人开发之前,都会从master获取最新版本,合并的时候,如果出现冲突,要先解决冲突才能合并进去。这些其实应该自己去动手试试,会体会更深刻。

No.12
dancer: 在微服务架构中,一个服务在测试环境的交付验证,往往还依赖于其他相关服务的新版本,导致新的feature很难独立的交付。对于这种情况,有什么好的方法吗?

宝玉: 我觉得对于大部分时候,微服务之间应该是独立的,而不是依赖过于紧密,如果每一个新功能都会这样,那架构设计一定是有问题的,需要重新思考服务划分的合理性。

但你需要有更多上线或者场景我才能针对性提出一些意见。对于有一些确实需要跨服务合作的大Feature,这样也是正常的,就是需要一起协作,实现商量好通信协议,分头开发,再联调。

No.13
Gao: 老师所讲排查生产问题的案例,首先回滚版本,再看日志。这会引发更多的系统功能不可用吧,两个版本之间的功能差异尚不清楚就直接回滚,系统风险是否被进一步扩大?

宝玉: 这个确实要具体情况具体看,因为我日常的系统上线,都会有回滚方案,回滚也是自动化的很方便。有些跟数据库相关的,如果数据库结构发生变化又产生了新数据,确实没法直接回滚。

No.14
kirogiyi: 团队成员的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,如何有效的去组织和管理项目的自动化测试,自动化集成?

宝玉: 首先,你要先搭建好自动化测试环境,让自动化测试代码能跑起来,最好要和CI(持续集成工具)整合在一起,每次提交代码CI都会跑自动测试,然后能看到运行结果。

然后,把自动化测试作为开发流程的一部分,比如说要代码审查和自动化测试通过后才能合并代码。这部分工作如果和CI集成会容易很多。

再有就是要培训,比如遇到不会写的,开始先带着他写几个,确保他学会了自己能写,然后下次代码审查的时候,看到缺了就要求补上,还不会就继续教,来不及写的就创建个Ticket跟踪起来。

简单来说,就是代码审查+CI+培训。

No.15
探索无止境: 各种类型的测试覆盖率你们一般采用什么指标?个人感觉在理想的情况下最好是做到百分百覆盖率。

宝玉: 100%覆盖,这个我觉得可以作为一种理想追求,但是没必要追求极致,还是要在进度和质量之间有个平衡比较好,毕竟进度也很重要。

另外对于前端业务,我更重视集成测试的覆盖,对于主要业务场景集成测试覆盖到位后,单元测试也就有比较多的覆盖,相对性价比更高,然后再逐步补充单元测试的覆盖率。

No.16
起而行: 持续集成怎么理解呢?我看知乎上说,有的团队成员在一天内多次进行编译,发布或自动化测试。

宝玉: 狭义的持续集成不包括发布,主要指集成,持续的(每次提交代码变更都触发,频繁地提交)对代码进行集成(合并到主干),但集成前要确保自动化测试通过。广义的持续集成还包括部署,也就是集成后自动部署测试环境(持续交付)或者生产环境(持续部署)。

No.17
小小: 请问下有没有介绍开发如何写好测试不错的书?

宝玉: 推荐:《how we test software at microsoft》中文版《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》。不过没有书其实你也可以找到很多资料的。比如我平时写前端程序,那么我会去GitHub或者Google,通过关键字、语言找跟我项目类似的开源项目,然后看其中有没有自动化测试写得好的。

找到了(例如:reactstrap、electron-react-boilerplate、kitematic)就照葫芦画瓢好了,因为都是真实项目,所以特别简单有效,建议你也可以试试。

另外耐心一点,你也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测试知识分享的技术文章,多看一看也有收获。

No.18
hua168: 代码审核是纯手工做的吗?没有好的工具?

宝玉: 代码审查可以参考GitHub上一些开源项目的PR Review,通常网页上可以清楚地标记出代码修改,针对代码行可以写Review的评论,这就已经很方便了。

其他工具主要是Lint检查代码规范、语法错误等,这个一般在CI里面就集成了。

精选留言

陈珙 :
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,项目中更加倾向选择更为熟悉的技术,因为我们需要对项目的质量与交付时间负责,可以做到可控的。而新技术有着新的设计思想与强大的功能,同时也伴随着无法预知的“坑”。在后续产品迭代的时间里,有针对性的升级或者选择更换同类技术里更优的。

相关阅读: 22 | 如何为项目做好技术选型?

Y024:
Appfuse(一个 Web 开发基础平台)的作者 Matt Raible 曾总结了选择 Web 框架的 20 条标准

同时,他也整理了一份表格,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重进行调整,产生自己的分析

但是现实情况,大家可能更遵循的是“经济适用原则”,比如:很多人提到的,负责人会啥就用啥,或者大公司者业界流行什么就用什么。

有位大佬说过,“这个世界是,你认为有很多选择,其实只是幻觉,大多数人只有很少的选项。技术研讨会,搞一个选型:hadoop + mysql + xx 时髦技术。架构师唾沫四溅吹一下午,结果老老实实上 Oracle 单例。”

相关阅读: 22 | 如何为项目做好技术选型?

kirogiyi :
架构师是一个概念性职位,没有明确的界定,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千差万别,每个开发人员心目中的架构师画像也都不一样,神秘的IT牛人,高级的保姆,无休的恶魔…

在我看来,一名优秀的架构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技术思维、产品思维和项目管理思维。技术思维是基础,评估技术难度、分析技术复杂度、准确把握技术方向,这些都是架构师在设计架构时面临的技术决策。

产品思维是骨架,在产品思维上构建起来的整体全面的产品意识,可以对业务、功能、模块进行明确的抽象、分治、迭代等等。

项目管理思维是方向,无论是敏捷管理模型还是瀑布管理模型,都需要在不同的时间、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去关注金三角理论的取舍所带来的影响,降低技术以外对项目带来的局限性。

不过,架构师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神秘。开发人员和架构师的差别,最主要是层次和格局上的差别,导致最终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而已。

试想,两个能力相同的开发人员,一个的目标是每年涨工资(80%开发人员),他会去努力多做事,拓展技术的深度;一个的目标是CTO(20%开发人员),他会去努力多做事,多思考,多学习,多交流,尽力做到面面俱到。几年以后的结果就不言而喻,至少坚定的目标能够推动过程的发展。

相关阅读:23 | 架构师:不想当架构师的程序员不是好程序员

alva_xu :
讲到架构,我想先得谈一下康威定律。康威在1967年曾说过:

Organizations which design systems are constrained to produce designs which are copies of the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of these organizations.

通俗地说,就是组织形式等同于系统设计。所以系统架构设计的进化,是和组织形式的变化结合的。

从ITIL来说,BIA,(business IT alignment)是IT的核心,所以充分认识组织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方式,才能让架构师设计出适合于企业的系统架构,架构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适合企业业务的运营。

从单体架构到微服务架构,从前后端分离到中台,都是架构适应业务(功能与非功能需求)的体现。所以架构师首先必须要有业务思维、产品思维。TOGAF把企业架构分成业务架构、应用架构、数据架构、技术架构四个子域,我觉得相当全面。

从程序员开始,如果能培养好老师讲的架构师能力模型中的四个思维和三个能力,我们可以给自己规划出一个架构师的成长路径,从单个业务应用开始,然后扩展到一个业务领域,最终到达企业架构师,甚至成为跨企业应用架构师的境界。

相关阅读:23 | 架构师:不想当架构师的程序员不是好程序员

纯洁的憎恶:
技术债务不全坏,与金融债务一样,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轻率&有意的债务要避免。谨慎&有意的债务有收益。

轻率&无意的债务要警惕。谨慎&无意的债务要改变。识别债务防患于未然。根据成本收益分析,决定重写(一次性还款)、维持(只还利息)还是重构(分期付款)。

相关阅读:24 | 技术债务:是继续修修补补凑合着用,还是推翻重来?

kirogiyi :
在研发过程中,产生技术债务的时候,稍微有点技术功底的人,或多或少都会有感觉的。

比如:有重复代码的时候,会意识到好像已经写过了;函数命名的时候,会意识到好像有个相似的名称已经命名过;函数行数过多的时候,自己心里会感觉不舒服等等。

更有甚者,你去整理这些问题还会被同事标上“强迫症”患者的称号,还是放弃吧。技术债务就这样在外部和内部双重压力下自然而然的产生了。

那么如何产生有利的技术债务呢?我觉得应该从公司制度、研发流程、个人素质培养三方面入手。

公司制度实际上是为领导层准备的,领导层以身作则去影响下面的员工,员工就没有冒犯的理由,比如合理的奖惩制度,要做到公平合理,一视同仁;

研发流程主要是让团队成员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,如何去按照指定的约束去做好自己的事情,除此之外,还应该给予明确的成长上升空间;

员工素质的培养则需要从一个人的职业素质,技能优化,团队协作方面着手,让他们拥有积极努力的心态参与到工作中去,这基本上就能解决最基础的技术债务问题(领导决策错误产生的技术债务另当别论)。

在我遇到过的技术债务中,主要由领导决策、产品业务逻辑、技术最初选型、技术更新换代、团队综合素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导致。对此,我只能说个人能力达到什么层次就应该去解决什么层次的技术债务,不能去推诿和落井下石,在你手中的技术债务就应该当成自己欠下的技术债务来解决,这样才能持续性的做好自己分内和分外的事情,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。

相关阅读:24 | 技术债务:是继续修修补补凑合着用,还是推翻重来?

kirogiyi:
我觉得高效,意味着自律,自律的好坏是可以通过你散发出来的气息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的,比如:说话有没有条理,做事拖不拖延等等。

生活自律,你会发现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希望和力量,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完成每一件事,知道自己上一步做好什么,下一步才能做好什么。

工作也是一样,要想高效完成任务,需要利用前辈们总结的思想和方法,去长期实际应用,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体现出你的高效,不能说我知道单元测试,我知道CI…,很少有人讲我一直在用。

如果我们注意观察,会看到身边的同事,有的很少加班(活蹦乱跳),有的经常加班(蔫头耷脑),做了一样的事情用了不一样的时间,此时就能真正的体会到高效做事的魅力了。

我不提倡加班的原因就在于此,但那是针对高效人士的,低效人士不加班,老板是不会答应的。而一般对自己的时间把握比较好的人,在估算工作时间或工作量的时候,都比较果断,不会支支吾吾,还会主动给出具体时间点和阶段性成果,让人觉得这才是真正做事的人应该有的态度。

我的看法是,积极、主动、自律是高效人士的必备素质。

相关阅读: 25 | 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开发效率?

nigel:
就学习能力而言,“祭海先河,尤务本原之学”,重要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。就像侯捷先生说的“基础的东西不易变,不易变的可重用”。

相关阅读:27 | 软件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?(上)

_CountingStars:
之前看到过一个关于 code review 的观点:在让别人 review 你的代码的之前,你要确保你的代码没有基础的问题,比如单元测试要通过,不能有代码风格问题,首先你要确保你的代码是能正常工作并解决需求的。当然这些基本都可以通过自动化来操作,比如提交 PR 的时候,自动化的检查代码风格,运行单元测试。保证邀请别人 review 你代码的时候,不要为这些小事费精力,提高 review 效率和积极性。

相关阅读:30 | 用好源代码管理工具,让你的协作更高效

bearlu:
其实我觉得用什么源代码管理工具都没关系,最重要是要了解工具,形成流程,按流程走,然后纠正流程。

相关阅读:30 | 用好源代码管理工具,让你的协作更高效

思辨时刻

Charles:
三四线城市,技术选型前期主要考虑:当地市场什么人才比较充足,比如后端PHP人多,那就PHP,学习成本也低,几人团队协作起来也不是大问题,而且前期扩充人员也比较好招人;另外前期应该也不会在语言层面出现性能问题。

然后数据库基本就选MySQL,够熟悉够成熟。前端的话,web、小程序、ios、android之类的都统一MVVM思想,进行前后端分离开发,这样各个用户端都可以统一API提升效率,这个也会从产品角度思考。

如果产品经理就只是需要一个PC网站,而且短期也没升级计划,就选择传统的后端渲染web页面方案。可能会站在目前项目或经历过的项目经验去思考问题,期待老师回复指正。

宝玉:
我觉得你的选型思路在项目发展阶段,包括没有很大规模之前都是没有问题的。选最熟悉的、流行的往往也是风险比较低的。包括如果就是一个PC站也不做SPA(单页应用),也没有必要前后端分离。还是看是不是能低成本满足好项目需求和业务发展。

有一点补充的,就是前端除了MVVM,像React的Flux和Redux的架构模式,也是一种很好的架构模式,但在非Rect/Vue的项目中应用不多。

相关阅读:22 | 如何为项目做好技术选型?

好,今天的加餐就到这里,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用心留言,希望大家都能持续思考与总结,不断精进!

感谢阅读,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一些启发,也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。

阅读原文


本文收藏来自互联网,用于学习研究,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markdown @tsingchan

部分引用格式为收藏注解,比如本句就是注解,非作者原文。